西宁这个第一不简单!_小九直播平台_小九直播NBA在线观看_小九直播足球视频

西宁这个第一不简单!

来源:小九直播平台    发布时间:2024-05-23 06:16:49

  元宵佳节,青海省西宁市甘河滩工业园区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碳化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各司其职,正加足马力抓紧生产……2021年9月8日,由中国建材投资建设的我国首个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在青海省西宁市投产。从原材料到产品包装,约一公里长的生产线上,我国高端应用市场的碳纤维国产化替代进程正加速实现。

  “由于碳纤维产品的特殊性及市场需求的紧迫性,春节期间我和同事们几乎全员坚守岗位,我们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来自连云港市的碳化车间工艺主任林康说。中复神鹰的生产热度,折射出西宁市全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心和信心。2021年,西宁经济对青海省经济稳步的增长贡献率达到60%,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GDP达到1548.8亿元,增长8.1%,增速位居西北五省区省会城市第一。

  “感恩奋进、拼搏赶超”不只是一句口号,也是西宁实实在在的发展理念。放眼全国,西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相对滞后——人才短缺、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缺乏支柱产业等因素是西宁实现高水平发展的“紧箍咒”。

  西宁市有着清醒的认识:“公司发展得好,西宁才能好。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尊重企业家,支持和服务企业未来的发展,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企业与地方、需求与服务,怎么样看待并处理好这两组关系?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陈瑞峰的态度十分明确。

  面对新形势,西宁如何破局?“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号工程’,印发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组建产业招商专班,市级领导带队先后赴武汉、深圳等地开展项目洽谈,全力以赴抓招商、促开工、稳投资。建立市级领导包保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机制,明确优化营商环境12项重点工作任务,真心实意支持企业未来的发展,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2021年,西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孔令栋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

  据统计,2021年西宁市包保服务成效显著,重点包保工业公司实现产值63.8亿元,包保企业产值同比增长49%,反馈问题化解率达到90%以上,重点包保批发企业全年完成销售额1242.9亿元,增长56.1%;13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10亿元、开复工率96%,创近年最好水平。

  青海的矿产资源丰富,2006年,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落户西宁,目前,亚洲硅业立足于青海省清洁能源供应优势,拥有19,000吨/年高纯多晶硅及9,000吨/年光纤级四氯化硅生产能力和185MW并网光伏电站;2013年,依托青海丰富的锂资源和集团技术优势,国内动力电池的龙头宁德时代在西宁市南川工业园区打造了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生产基地,是青海省打造千亿锂电产业链的重点项目。

  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西宁有了产业,“链”怎么样才能解决?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为重要。2021年,西宁出台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等300余项改革措施,营商环境更趋优化的西宁正深度探索符合自身定位与实际的产业布局——慢慢地发展形成完整的光伏、锂电产业链条。

  依托盐湖资源,泰丰先行年产16万吨高能密度锂电材料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开工建设;黄河水电西宁太阳能电力公司在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量产领域实现突破;青海诺德研发的超薄动力锂电池专用电解铜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连续生产两万米无断开接头、无褶皱划痕……2021年,西宁市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迅猛,新兴起的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4.5%、54.8%、54.4%、48.8%和89.4%。工业生产迅速增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4%,两年平均增长12.1%。单晶硅、光纤、铜箔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倍、91.0%和75.4%。

  看一个地方的发展,归根结底要看每一个普通人。如何提升西宁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全市正向发展聚焦,为发展开路,一系列顶层设计、破冰之举,在强化民生福祉、增加产业聚集力方面不断发力。

  1000多栋大棚,30余种特色农产品,12000吨优质蔬菜……2021年,西宁市湟中区玉拉村靠着“玉拉农家”果蔬品牌,开辟了集产、储、供、销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渠道,实现全村年人均收入2.8万元。玉拉村党支部书记曹有明说起现在的生活,赞不绝口:“村民们不分农忙与农闲季节,几乎天天都在温室里忙活,村里根本看不到闲人了。”

  2021年,西宁市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深入开展“四必访”,广泛征集意见,掌握群众需求,把握群众关切。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975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8.4万人次;免费向社会挂牌开放53所学校体育场地;落实困难群众救助资金2.4亿元;出台30条支持“三乡工程”措施,聚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点27个……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1%。

  人民群众的钱包鼓了,才能让城市更具投资活力。2021年,西宁市民间投资发展活力慢慢地加强,对投资提高的贡献率稳步提升,成为拉动全市投资提高的主要动力。全年全市民间投资提高17.2%,占全市投资比重达53.8%,对全市投资的贡献率为123.9%,拉动全市投资提高8.4个百分点。

  2022年的号角已经吹响,越是艰难越要迎难而上,古城西宁挑起省会城市肩负的使命与担当,全市上下拧成一股劲,以实而有效的保障,开启2022年经济社会稳中向好发展的新篇章。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最新通知▶祝贺!中国队位列奖牌榜第三!▶这六人竟在停车场干这事?拘!▶西宁两则任免名单▶第九金!再次惊艳!来源:人民网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